中華榫卯的二十四性,你有研究嗎?
“二十四性”分別是:
甲組:直、槽、穿、栽、扣、契;帶、位、掛、銷、抹、格。
乙組:斜、插、夾、悶、卡、互;靠、交、抱、鎖、斗、結。
甲組與乙組是相互對應的。
(1)直:甲1,榫材與卯材呈“丁”字形,即垂直關系。直榫平肩或齊肩,榫頭或出或悶,是所有木材構架的最基本榫卯連接方式。
(2)斜:乙1,榫材與卯材(指木紋)是斜角關系,或銳角或鈍角,卯眼與榫肩均非90°連接;另有榫材與卯材雖垂直,但卯材扯轉斜肩的榫卯連接。
(3)槽:甲2,兩材同向或垂角,卯材凹槽與榫材凸邊(舌簧)的相接,板與板或板與框桿的凹凸拼合。
(4)插:乙2,燕尾凹槽類的有向插入連接,即投裝時必須先對準就位后再往一邊插緊,除固定位置外還具有拉力。
(5)穿:甲3,甲材穿過乙材而與第三材相連接,而乙材基本是限位不動。若甲材在穿入乙材區間內需要穩定,則另加楔釘,但其主體榫卯的結構性質仍是“穿”。
(6)夾:乙3,兩材呈丁字形連接,甲材榫頭呈鴨嘴狀,一主一輔、一內一外,主榫入眼輔“榫”在乙材眼的外側相夾,外面的輔榫僅有主榫一半左右。
就傳統作法及木性而言,槽與插有其共同點。若兩材(板與板)是同向木紋相拼接的,其槽內可施膠,但板與大邊抹頭等相拼接的槽與舌(簧)之間絕對不可施膠,而應施蠟,以防止其后上漆時的漆滲入。
(7)栽:甲4,兩材桿都要鑿眼對合的平行拼接,中間另設小榫順紋栽入連接,一般情況下,小栽榫頭一深一淺。
(8)悶:乙4,兩材格角或孤接,兩材都要鑿眼“凹槽”,另作一鍵式小木塊橫(紋)向悶入。
(9)扣:甲5,兩材(托泥)格角連接時,在預留的上小下大頭的孔內扣住垂直的第三材(腿足),先將腿足下的小方錐榫頭定位,然后再將兩材格角榫卯結合并扣住腿足。
(10)卡:乙5,邊抹兩材水平格角時,在預留的孔洞內,穿入并卡住第三材豎腿,使其上下左右不可轉動或移動。
(11)契:甲6,兩材均出榫、榫頭與榫頭相互契吻、各部位分別交于第三材同一卯眼內的拼合連接,兩榫頭有明榫和暗榫之分。
(12)互:乙6,兩材榫頭與榫頭相互咬吻并加鍥釘。
(13)帶:甲7,多個板塊拼接時,在其背后開燕尾槽并加條桿。
(14)靠:乙7,豎向背板與其背后橫向背桿的相靠相連,桿靠相鍥。
(15)位:甲8,僅作定位的凹凸活絡連接,無須常規榫卯的緊固或嚴密,如門軸或不滑移的門閂及抽屜下活絡滑道等。
(16)交:乙8,兩材定位后的“十”字交或成角交,有固定交合和活絡交合兩種。
(17)掛:甲9,桌床等牙板端與腿上端的格角內部結構,其牙板端內作燕尾凹槽,由上而下掛插而入。
(18)抱:乙9,牙板與腿上端的掛插相連,牙板榫端頭下的“小三角”被腿的上端遮蓋抱合。
(19)銷:甲10,甲乙兩材順紋的活絡拼接,即另作鍵式小條桿一頭栽入甲材后,另一頭銷入乙材橫移收緊,也可反向松開,如走馬銷等。
(20)鎖:乙10,一材或兩材相契于第三材卯內,再用鍥釘鎖住,如霸王棖掛鉤下的墊塞鎖等,一般的鎖不可拆開,必須損壞鍥銷方可拆散。
(21)抹:甲11,木條桿與厚板端頭的封邊相連,面框抹頭也是其中的一種,更多的是指板材端的封邊作法。
(22)斗:乙11,板材與板材的齒狀相咬合,可垂直成角咬合連接,也可兩板順紋延長的端尾咬合連接,斗齒一般呈燕尾狀。
(23)格:甲12,兩材成角或垂直且合一角的榫卯連接,即格角榫,其內部有多種構造。
(24)結:乙12,三材之間相互垂直關系的三維合一,且為相互契合的結構榫卯,甲乙格角后第三材插入并使甲乙契扣不散,三材結構受力均衡強而不衰。
上述“二十四性”有其不同的組合性格和投合原理,并可衍生出上百種不同的榫卯作法。
本文節選自喬子龍編著的《匠說構造——中華傳統家具作法》,感謝作者,為我們提供提供如此專業的知識普及